- 开业时间:
- 装修时间:
- 联系电话:
- 免费WIFI
- 有线网络
- 免费停车
- 中央空调
- 单机空调
- 热水
- 毛巾
- 浴巾
- 牙具
- 香皂
- 洗发水
- 卫生纸
名称:天香书院
又名:天香庄园
别名:天香地权农场
区位:位于巴中市市境东南部,恩阳区舞凤乡三岔村
距离:距巴中城区25公里
简述:
天香书院是巴中的人文骄傲
古朴的书院、山间的小路、村口的古树,穿村的小河,无一不在展示着这块人文厚重之地生生不息的乡愁。
天香书院由巴中市恩阳区天香地权农场投资复建,属天香庄园的主体核心建筑,项目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绿化及配套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书院主体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房屋呈仿古阁楼结构,高8.6米,共三层,含32个独立单间、6套跃层阁楼套房、65个接待床位,1个图书馆会议接待中心、一个数字多功能厅及传媒摄影工作间、1个地下娱乐中心和酒窖和观山揽月台。
天香书院的由来
书院始于唐,兴于宋。1330年,大宋王朝太宗皇帝赵匡义的第15代孙、远祖赵成入川,继承了书香门第及耕读传家的传统,带来了藏书与书院规制。第27代孙赵朝举在今恩阳区舞凤乡傅家坝拓荒兴业,开始了祖屋的建设、私塾教育及藏书历史,从此这里就变成了讲习和村民聚会之所。
乐寿堂门前的对联为龙谷(北京)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第40代孙赵令有感于祖屋所处位置的地名称为天子田及院坝上有一颗巨大的香樟树,于1984年即兴挥毫而成,"天子田田地穹穹似镜镜照天上人间;香樟树树干直直如笔笔写古往今来"。对联的上下联字首,正是"天香书院"的院名由来。
赵氏先辈们一直秉承"孝睦慎读简约和勤"的家训,一贯注重孝亲和教育,在这里已经过去了687年。1936年第39代孙赵信德出世,1954年与刘氏家族之刘群芳组建家庭;1963年,在原祖宅基础上做了翻建,形成了现在的雏形。2014年赵令携夫人赵傅淑琴带领龙谷资本、西部农业的合伙人及四姊妹等城(海)归创业者比如程鹏、赵文解、方红、林志军、赵睿、初晓明、王林、李顺益、王越升等人来到农村组建了天香地权农场。根据中国南派建筑领军人物傅克勤大师的创意设计,在维护川北民居土坯房原貌,保持活态文物展示的理念下,修复了祖屋并改建成具有公益性的"天香书院"对外开放。
天香人以爱和信仰为本,发愿在当地完成天香寺、云水禅心洞、孝慈主题农民公园、森林康养、龙之谷国家湿地公园及水蛭特色风情小镇建设,把靠天吃饭变为靠水吃饭,在水产业、非遗扶贫、农民讲习所、巴文化产业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变革示范等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农村一个奇迹。
正前厅
书院缩影
精美的纹饰
书院入口
藏书室
环境优美的书院
院落一角
厨房区
赵氏先辈们一直秉承"孝睦慎读简约和勤"的家训,一贯注重孝亲和教育,在这里已经过去了687年。1936年第39代孙赵信德出世,1954年与刘氏家族之刘群芳组建家庭;1963年,在原祖宅基础上做了翻建,形成了现在的雏形。2014年赵令携夫人赵傅淑琴带领龙谷资本、西部农业的合伙人及四姊妹等城(海)归创业者比如程鹏、赵文解、方红、林志军、赵睿、初晓明、王林、李顺益、王越升等人来到农村组建了天香地权农场。根据中国南派建筑领军人物傅克勤大师的创意设计,在维护川北民居土坯房原貌,保持活态文物展示的理念下,修复了祖屋并改建成具有公益性的"天香书院"对外开放。